中国植物文化800字以上
中国植物文化,具体如下:
植物文化的特点
①植物文化特点是园林意境组成的重要来源。
②植物文化对园林意境的产生有重要作用,研究植物文化对研究园林文化是一种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其植物设计具有个性与特色,人们建造园林本身就是创造文化,从文化角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条理解园林艺术的新途径,可以大大加深对园林艺术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园林魅力和园林艺术的继承。
④园林文化应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创造,即创造景观和创造生活,缺乏生活园林艺术会趋于空洞化,并指出探索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应该借鉴传统的智慧和精神。
在现代园林植物的造景中,也应多运用植物的涵义,并且结合现代植物配置和造景方法来追求植物意境美,使人们在充分享受植物外在美的同时,加深对植物的艺术认识和精神上美的享受。
在欣赏植物美时,存在两种状态:*一,即由前述的植物的形体、色彩、芳香和声响等刺激人们的各个感觉器官,由此而得到的一种感知的美;第二,则是因为植物的存在,触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存在的美的感受。这种由第二信号系统联发而来的美的感受更加刻骨铭心,更加具有民族性和文化色彩,因而也更加不同凡响。
植物联想美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它与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水平、社会历史发展等密不可分。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在欣赏、讴歌大自然中的植物美时,曾将许多植物的形象美概念化或人格化,赋予其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内涵。
(一)“比德”赏颂型
松柏 植物材料被用于“比德”,且广被园林采用者首推松柏。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荀子)中又有:“松柏经隆科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贞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里很清楚地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
荷花 与此精神近似的是水中荷花。荷虽属草木,但古人对荷却是钟爱倍加,孟浩然赞荷花是:“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周茂叔(爱莲说)更把荷花“比德”于君子,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正是君子洁身自好品格的写照,造园植莲,即是显示园主的精神境界。
竹 竹是古人情有独钟的一种植物。早在晋代,戴凯之便写出了世界上关于竹的很早专著——《竹谱)。继而白居易又写了《养竹记》,他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正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等多树之庭实焉”;“竹之子草木,犹贤之于众庶”。白居易着实把竹的特性,作了高度的评价。苏轼有“不可居无竹”之说,无怪阮籍、嵇康等“七贤”在竹林中才能肆意酣畅,竹给贤者以灵气。
樟 (南史王俭传)则更清楚地表述了樟与贤者、与人材相比拟的观点。其中写道:’俭幼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粲闻其名,及见之日:宰相之门也,括、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终当任人家国事。“可见樟与栝(圆柏)、柏(侧柏),都是理想的比德树木。在”以儒化民”的儒文化圈中,园中选用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作为造景的材料,是文化需要,是“化民”的需要,值得颂扬、倡导。
槐、楸 槐与揪是黄河流域的乡土树种,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其相应的记载。《朱子语类)中有:“国朝殿庭,惟植槐楸”;《全唐诗话》中:“槐花开,举子忙’等等。所以,槐与楸都是高贵、文化的象征。
兰 兰是善,兰是君子。《家语》孔子日:“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虽属草木,但其覆盖效果之大,却是许多植物无法与之比拟的。
杏 杏是古人倍加珍重的。《庄子·渔父》中:“孔子游缁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成了讲学圣地的同义词,罗愿《尔雅翼》中:“五果之义,春之果莫先于梅,夏之果莫先于杏……寝庙必有荐;而此五果适手其时,故特取之。”杏成了夏祠之圣果。自《太平广记》记述“董奉杏成林”的故事后,杏又成了活命之果。
(二)吟诵雅趣型
造园时,如果从古典审美意识出发,引经据典地把植物景观都作成“比德”型景观,那就未免过于单调肃穆,缺乏情趣。所以,园主常根据自身的爱好,选取适于观赏、吟诵的植物,配置在园中适宜的位置,依照植物时序季相的变化,可以四时八节地邀约知友,欣赏唱和,雅趣逸情,与园景互相辉映,使人陶醉。现根据季节,选取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花木,择要介绍古人的欣赏情怀。
梅 梅是古来传诵的名花。宋·杨万里在《和梅诗序》中写道:“梅肇于炎帝之经,著于说命之书、召南之诗。”赞梅的冲寒斗雪,不畏冰霜的精神,首推扬维桢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毛泽东“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似为梅的小结。梅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园中植梅、赏梅、吟诗雅趣,直到20世纪30年代此风犹盛。苏州可园,有铁骨红梅名晶。昔时,国学大师章太炎夫人汤田梨先生,可园主人前苏州图书馆馆长蒋吟秋先生,作家程瞻庐先生等在园中赏梅吟诗。程先生的一首七绝,把可园的梅景描绘比喻得很为动人。诗道:“为乞词人诗一首,古梅红尚晕焉支。可园春色深如许,开罢南枝又北枝。”汤、蒋与之唱和,一时传为佳话。
海棠 唐代贾耽称之为“花中神仙”,所以名儒巨贤的清辞丽句极多。宋代陈思《海棠谱序》中有:“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特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下。”陈思把海棠与“韵胜”、“格高”的梅花,号称花王的牡丹相并论,足证对其看重之甚!陆游也是十分喜爱海棠的,他作《海棠歌》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药应羞死……”他又写诗道:“晓来强自试新妆,倦整金莲看海棠,不是幽人多懊恨,可怜辜负好春光。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露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诗中这位幽人真是爱花若狂,为了多看几天海棠花,竟要到阴曹地府去乞借春光,希望在春的护持下,延长海棠花期。士人爱戴,真是无香胜有香也!
菊花可称是全民族的花,不论智愚莫不知悉菊花。上自先秦,下迄近代,总是歌颂其雅洁,特别是魏晋时期,真不愧为爱菊的朝代,诗人们无不以咏菊为雅举。晋·陶潜的五古《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陆放翁就陶潜《归去来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赋诗作解,进一步总结了菊花的“性格”。诗云:“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名纪先秦书,功标列仙方。纷纷零露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乃知渊明意,不为泛酒觞。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褒奖颂咏之词不可胜数,独不见有贬语者,可见菊之精神,犹民族之灵魂!
木兰 木兰是唐朝很受珍爱的花,明代诗人对此也倍加钟爱。木兰与苏州有不解之缘,据《岚斋录》:“张抟为苏州刺史,植木兰于堂前,盛时宴客,命即席赋之,陆龟蒙后至,张连浮酌之,径醉。强索笔题两句云:‘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于是颓然醉倒,客欲续之,皆莫详其意。既而龟蒙稍醒,续曰:‘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一时成为绝唱。无怪苏州园林都喜欢木兰,以此作为景点。
桃 在牡丹面前只能敛迹的桃花(唐·舒元舆《牡丹赋并序》),其实是理想世界的花,这在晋代陶潜的《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中都可窥其梗概。后世把理想境界称作世外桃源,都与陶潜的文章有关。桃又和人们的爱情生活相关联。唐代书生崔护的《题城南诗》便是一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知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另外,桃尚与避邪、逃凶等传统风俗有许多联系。如《典述》:“桃之精生于鬼门,以制百鬼,故今作桃梗入悬门以压邪”;《庄子》有:“插桃枝于产,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山茶 在众多的咏山茶诗中,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欣赏她的冒寒而花,繁荣了寂寞的冬季;另一是赞誉她具有牡丹的鲜艳,梅花的风骨。山茶多品种共栽,花期可延续二三月之久。因此,许多诗人对这两特点,大加赞赏。宋·梅圣俞的五古《山茶树子赠李廷老》中前四句道:“南固有嘉树,华若赤玉杯。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明·沈周说:“雪后无颜色,凌寒见此花。”可见山茶是初春的花,春寒料峭中足以与雪斗寒,劲意似松柏,丰富了冬春的园景!
(三)形实兼丽型
宋·朱长文在《乐圃记》中有一段话:“时果分蹊,嘉蔬满畦,标梅沉李,剥瓜断壶,以娱宾友谊,以酌亲属。”说的是在乐圃中种了鲜果时蔬,采收了用以招待亲友或供家人尝新,亲手劳作,共享时鲜,田园情趣,其乐融融。可见古代园林中的植物,并非纯属观赏。在上林苑中果树也是装点园景和采食鲜果的兼用造园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田园的距离日益拉开,同时艺术的演化,促使“艺术排他性”;逐渐使园林中单纯地配置纯观赏性的植物,偶有少数果术也不具重要功能。
事实上,有不少花木是形实俱丽的,有的则本来是从果树中演化选育出来的,如梅花很早便是采收果实的果梅,后来才逐渐选取其中重瓣、复瓣的梅花,作为观赏之用。从《诗经·召南》“标有梅”所说的梅,便是果梅。当时是供佐餐用的。吴江市梅埝乡在60年代出土的青莲岗文化遗迹中,发现有梅等核果,考古学家分析当时这些果实都是珍贵食品,所以作为殉葬品。这就足以说明梅是从果梅开始的,受人重视的。不仅如此,桃、李、杏、石榴等很早也是从采果食用转向观赏的。《语林》中说:“梅李至冬而花,春得而食”;《世说新语》记述的魏武带兵,兵渴,望梅生津止渴的故事,均给梅李等带来了食用、观
赏兼备,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果树还兼具了遮荫的功能,明人吴宽说:“枣树八九株,纂纂争结实,大率如 珠,此种味甘脆……早知实可食,伺须种柽榆?”可见明代对果树还是十分重视,园林中仍是常用的。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择要介绍几种形实俱丽的果树。
枇杷 枇杷是四季常绿,“寒暑无变,负雪杨华一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的果树(宋·周祗《枇杷赋并序》)。枇杷确实是冬花夏实,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丰富初夏的时鲜。其景观很是动人,特别是绿叶丛中金果悬枝,很惹人爱。明·高启有诗赞道:“落叶空林忽有香,疏花吹雪过东墙。居僧记取南风后,留个金丸待我尝。”沈周有句:“数颗黄金弹,枝头骇鸟飞。”近代画家吴昌硕更说得明白,诗道:“五月天气换葛衣,山中卢桔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此情此景,真是讨人欢喜。无怪拙政园中有枇杷园一景。苏州洞庭山更有全国特有的“白沙”枇杷,可供选用。
石榴 晋代潘尼盛赞石榴是:“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可以乐志,可以充虚。朱芳赫奕,红萼参差。含英吐秀,乍含乍披。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川;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潘尼把石榴的浆汁种子,比作天空星宿,晶亮闪耀珍爱有加。晋·张协《安石榴赋》也称其“耀灵葩于三春,缀霜滋于九秋。”春花秋实,四季有景。宋·晏殊的“五绝”更把石榴的配置位置,也作了说明。诗道:“开从百花后,占断群芳色。更作琴轸房,轻盈瑚窗侧。”宋·宋祁则着力夸其景观是:“不竞灼灼花,只效离离实。”这诗是对石榴花果俱丽的描绘,宋祁对石榴可算是情有独钟了。
至于民间流传的“榴开百子”虽系俗语,尤与当今计划生育相悖,但也典出有据,《北京·魏收传》:“安德王延宗纳李氏女为妃,妃母宋氏以二石榴荐于王前,王弃之。宋氏见,乃作解释道:”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母望婿、女多子孙。’王大喜。”于是相沿流传,成为民俗。
银杏 树形高大端正,叶形美丽且富有秋色,长寿无病,少虫,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又属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树,应作为园林的骨干树。
从商周先秦以至明清,历代相传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即传统的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民族的素质。老庄、孔孟以及诸子百家所倡导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观,成为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也是古代土子出处仕达必然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自觉地追求的做人准则。所以每做一件事都会从文化的高度来衡量、评价。造园活动也不例外。
同时,基于农耕经济对天的依附性,先民对天的认识是由神秘到敬畏,由敬畏而走向依赖,并进而引申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概念,成为广义的宇宙观。在这样的总概念下又从“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对树木的依附性,形成了把树木看作“社木”等原始崇拜,进而渗透了文化内涵,对树木植物赋予某些“性格”属性。当造园造景应用树木植物材料时,势必联系这些文化现象,特别是植物材料与厅、堂、亭、榭等建筑物结合联系时,便题词、作记、写诗、填词形成景点。甚至把这样的文化活动,作为园景雅俗的
衡量标准之一。
运用植物材料,并与建筑物配合成景时,必然要经过一番思考、观察,在建成后的日常欣赏过程中,也将因景生情,发人深思。这思考、欣赏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陶冶情趣的过程,古典园林之所以宜于静观、细赏、耐人寻味,正因其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明清时代,士子们追求的便是以文载道的传统观念。
常见花语
牡丹-荣华富贵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牡丹,花大色艳,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素有"花王"美誉。被视为荣华富贵的象征。
梅花-高洁、刚强、坚贞 潇洒 梅的枝干苍劲挺秀,被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梅花凌霜傲雪,冲寒而放,"独步早春",被人赞为"以韵胜,以格高"。"花中气节很高坚"。梅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有具五福:即梅花五瓣的象征,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元诗"潇洒红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淡生春"
兰花-高尚、幽雅 兰叶青翠,花色脱俗,香气清幽,有"香祖"之誉。自屈原起就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孔子家语》品兰谈及:"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俱化矣"。又云:"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因而兰花也被誉为君子,"滋兰树蕙"便是培育英才的代名词。良辰佳时也被誉为"兰"的时光。如"兰时"指良时、春日、春时。"兰夜",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兰期",泛指相会的良辰。
荷花-纯洁、无邪、清白、正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有"君子之花"的美誉。并蒂莲则象征夫妻恩爱。
菊花-高洁、益寿、延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陶渊明起,世人开始推崇菊花。陆游"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朱淑贞:"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神农本草经》认为"服之轻身耐老"。故菊花又有"寿客"之称。
桂花-光荣、吉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及其果实是天降灵实。月亮,古称"桂魄";月宫称"桂宫";秋试及第,称"蟾宫折桂"。古代庭院常在庭前对植金桂、银桂,称"双桂当庭"。
松柏-坚贞、青春常驻、气节高坚 苍松傲骨铮铮,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常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人士高气节,老桧参青天"。幼学故事琼林,"男子为人卓卓,必如老桧参天。"
竹-正直虚心、气节高坚、 潇洒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江南潇洒地,本自与君宜"。
柳-依依难舍 古人送别朋友,常折柳枝相赠,"柳"与"留"谐音,以示依恋之情。
桃李-门生 桃、李在明媚的阳光下,花繁叶茂,果实累累,生机勃勃,人们常以"桃李满天下"来比喻名师的门生众多。
梧桐-爱情 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世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每易形成美需寓善、景中有文、文需循经据典,还需寄寓心志于景观之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富于诗情雅趣。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造园造景,植物配置,就易于程式化,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应该把文化修养、文化意识作为造园造景、植物配置的思想基础。要倡导把一切外来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传统文化之中,使之扩大造园造景、植物配置的思想基础。然后再以科学的思想和技术,具体指导景观的设计和实施。若能密切结合,发挥特色,那么,一种既具有传统风格的、又具有发展性的植物景观,便将出现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上。
事实上,不仅中国如此,其他许多*亦均有此情况,例如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每当樱
花盛开的季节,男女老幼载歌载舞,举国欢腾;加拿大以糖槭树象征着祖国大地,将树叶图案绘在国旗上。下面是一个较著名的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德国柏林建立一座苏军纪念碑,在长轴线的焦点,巍然矗立着抗击法西斯、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威武战土抱着儿童的雕像;军旗倾斜表示庄严的哀悼,母亲雕像垂着头沉浸于深深的悲痛之中,在母亲雕像旁配置着垂枝白桦,白桦是苏联的乡土树种,垂枝表示哀思。这组配置使我们想象到来自远方祖*乡的母亲,不远万里来到异国想探视久久思念的儿子,但当她得知爱子已牺牲而来到墓地时的心情。这组配置是非常成功的,当你细细品味时总是感人泪下,从而唤起反对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的感情。还会觉得战土的英灵也会得到慰藉,因为他得到人民的尊重并且有母亲和家乡的草木在身旁陪伴而不会感觉是在异国他乡。
一个好的植物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可以从哪些方面创新?
我是个植物爱好者、园林爱好者,记忆深刻的是北京植物园、海南兴隆热带花园、日内瓦的自然博物馆,我慢慢说说我想要的植物园和一些疑惑。……今儿写一部分先……1、还原自然生态下的植物环境,展示植物群落和共生关系先是让人体验:植物原生状态是什么样的?还原植物野外的生长环境,了解自然和植物的关系。如果走到植物园就像进入了不同*、地区、纬度,体验到热带、温带、寒带、高山、沙漠海洋真实的状态,在场景里科普,更有意思。学植物和园林的有个方法,是做一平方米植物种类采集吧?观察植物的多样性,这个也很好玩。2、人类对植物的应用和改造关于这个,我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被解答:人是怎么应用植物到城市环境的?为什么会把这些植物拿到城市里来?去伪存真:那些常见的花卉市场买来的植物真正叫什么?从哪里来?我们对他们做了怎么样的育种和改造?如果没有了人类,什么植物会留下?什么植物会消失?植物又会回退成什么样子?人如何影响植物的生存?植物又如何改变环境、影响人?人对于培养的植物和野生的植物,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来教育大家保护生态的意识。未来我们可以怎么培育植物?3、多媒体的互动和周边产品做一些片子展示植物进化史,做成沉浸式的交互游戏,人的参与可以触发植物反应的装置,会很好玩。海南兴隆热带花园在植物上都贴了二维码,用他们的app扫码可以查到详细说明,还会组织活动和竞赛,比如:看谁很先找到某些植物,扫码算成功。植物的标本、卡片、花束(能把野花做成永生花么?)、能够把科普带回家的小产品们再说说我去过的几个地儿特招我喜欢的地方1、北京植物园我很喜欢的是热带馆,因为比较自然,外面的植物园像种菜一样,一垄桃花、一垄梨花、一垄芦荟、一垄龙舌兰。。。。。好枯燥!或者你做成很有美感的花园也好啊!!2、兴隆热带花园(印尼老华侨的那个),上面说过了,app的应用3、日内瓦自然博物馆,我眼界有限,觉得这还震撼我的,贴图看:显示全部
合肥植物园的特点
合肥植物园以其生态园林风貌与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称,是集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研科普、旅游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合肥植物园共收集植物2000余种。
其中*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29种,拥有梅园、桂花园、竹园、木兰园、石榴园、水景园、园林植物示范区、秋景园、盆景园等9个植物专类园和三叠泉、天下*一磬、湖滨绿色走廊、艺梅馆等景区。
扩展资料:
园区布局:
合肥植物园地处合肥市蜀山风景区,东接环湖东路,南望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北环绕蜀山湖,是一座三 面临水的半岛,占地1058亩,是合肥市的天然氧吧和绿色之肺。
合肥植物园按照既有园林外貌、又具科学内涵的规划宗旨,计划建成科普资源型、生态环保型、旅游效益型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水景园位于园区主入口处,种植了沼生、湿生、水生植物,配置了假山瀑布、亭榭等水体景观,是安徽省很大的荷花品种收集基地,它的南面是园林植物示范区,在大面积的坡地草坪上饰以植物造型、图案配置及栽植标本植物,让人们领略自然空间的博大和植物的形体美。
它的西面是竹园,生长着斑竹、金镶玉竹、慈孝竹等竹类植物50余种,内有湘妃亭和熊猫石;它的北面是梅园,收集有梅花、腊梅品种100余种5000余株,是安徽省很大的梅花栽培及观赏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植物园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植物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植物的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美学效果。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应用中我们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很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点展现出来。1 植物色彩构成应合理植物的色彩是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而呈现出来的,如树叶、花朵、果实、树皮等。同时,植物的色彩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植物配置中的色彩应用 ,应与其它观赏特性相协调在设计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色彩具有明度、纯度、色相三种属性,在植物配置时我们可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调配,使植物种植更具艺术性。1.1 同一色相的配色在自然状态下,植物的主要色彩是绿色,在应用中绿色植物是应用很多的材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如处理不好,体现不出景观的变化,缺乏对比,易造成组景过于单调、无味。因此在应用中为消除因同一色相造成的单调、无味,可借助植物的其它属性如体量、姿态、质感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属性来进行调节,可产生好的效果。北京紫竹院公园内有一树丛,由绦柳做背景,前有圆柏7棵,白皮松2棵,还有黄杨球、沙地柏若干棵,下地为草坪,其植物的基本色相都是绿色,但在配置由于从体量、姿态、质感、明度、纯度等方面进行了调节,所以产生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1.2 植物类似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环中,位于90度内的两个色相(三格之间)为类似色。仍属于弱对比,这一对中的颜色属于一个大的色相范畴,但有不同的颜色倾向。如绿与黄相配,绿与蓝相配,其特点是能产生安静、宁静、清新的感觉。如颐和园、圆明园中在湖边都种植一些高大的绿色植物,植物的绿色与湖水的蓝色相衬让游人如进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天堂。1.3 植物邻补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环中,位于90度外,150度内的两个色相(五格之间)为邻补色。属色相的强对比,有明显差异,但还是可调和。如红色与黄色相配,这也是我们的国旗色,这种色相相配能表现出色彩的丰富,能产生兴奋、节奏感。这种色相的应用在国庆等节庆中用得比较多,如应用一串红与黄色菊花组成的花坛、色块,能产生热闹的节日气氛,而且使植物组合更具有活力。1.4 植物对比色的配色在12色相环中,相对的色为对比色。它们的对立性促使对比双方的色相都更加鲜明,如红色与绿色搭配,红色显得更红,而绿色显得更绿,宅们的性质虽然截然相反,但在视觉上却相辅相成。在传统的种植设计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配置手法就是桃红柳绿,水边种柳,柳边植桃,以柳为背景。红花更要绿叶扶,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应用这种对比色配色时要注意这两种色的面积大小,面积大小不能一样大,否则易产生不雅致,这也更能体现出为什么是红花要绿叶“扶”了。2 植物姿态的组合灵活姿态是植物整体的形态,是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之一,有时虽然它的观赏特征不如其个体大小特征明显,但是它在植物的构图和布局上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植物姿态基本类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每一种形状的植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以及独特的设计应用。2.1 主次分明在一组设计中,姿态的组成不应太多,要根据设计意图选用合理的姿态类型,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种姿态为主,点缀其它的姿态1-2种,大空间则可多些。杭州植物园水池旁有一组由落羽松、羽毛枫以及稍远处的樱花组成的景,在这景中,落羽松是主景,它的垂直向上姿态与水池的水面形成对比,再配以羽毛枫和樱花的卵圆形姿态,则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组合。另外还可利用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年龄期姿态的不同进行组合。如上海植物园的棕榈园用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棕榈进行组合的,既消除了单调感,又有主题。2.2 姿态情感不同姿态的植物都传递着一种心理上的涨力,在设计中应体现这种力的基本性质。如垂直向上型的姿态,引导人的视线向上具有高洁、崇高、*、向上、庄严的情感,针叶树的柏常应用于严肃的烈士陵园。清华大学校园内高耸的钻天杨,使莘莘学子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海洋的广大,促使自己不断地去探索。2.3 协调环境植物姿态的应用的好坏,除了植物之间协调外,还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展开形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平展的地平线和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物相协调。若将该植物布置于平矮的建筑旁,它们能延伸建筑物的轮廓,使其融汇于周围环境中。有时为了突出环境,还可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强调,也能起到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杭州花港观鱼的牡丹亭旁的植物材料的应用,为了能让游客在远处能看到牡丹亭,植物的选择主要用的是一些无方向的卵圆形姿态的阔叶树,而不是垂直向上的针叶树,这样亭子的顶部尖尖的突出周围的树冠,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使游人在远处就能发现牡丹亭。3 植物空间构成要丰富在运用植物构成空间时,如同利用其它设计 因素一样,设计人员应首先明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放、半开放、冠下、封闭、垂直等),然后再相应的选择植物材料和组织设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会不断生长的,因此植物构成的空间应包括平面的和立面的空间,即由林缘线和林冠线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植物空间。3.1 平面空间构成首先根据立意要求,确定主调树(骨架树)的位置,进行空间的划分,其划分可分规则式和自然式,在进行空间划分时,要做到虚实结合,有空有密,甚至可利用植物所特有的落叶与不落叶来创造别有风味的空间环境。在平面构图中林缘线的曲折要富有变化,可利用林缘线来创造大空间中有小空间,增加空间的层次,使空间更有情趣。杭州柳浪闻莺馆前的大草坪就是利用垂柳、樟树、枫杨、桂花等植物材料构成的既表现出植物形态、生态与神态美的植物空间,又能让游人感受到空间辽阔的气魄。3.2 立面空间构成现在有很多设计只重视植物的平面设计,而忽略了植物立面的效果,平面图非常漂亮,种植以后才发现与设计效果大相径庭。因为树木有高低的不同,还有乔木分枝点的差异,这些都不是平面构图所能表达的。立面构图的林冠线处理能影响人的视线,能产生空间层次上的变化,如再给合地形的变化,则更具有美的表达。杭州花港观鱼东北面有一植物空间,北临西里湖,南临公园主干道,十三棵垂柳疏密相间,自由错落地布置于地势倾斜的岸边,游人从远而近,慢慢接近水面,视野逐步展开,步移景异,直到岸边,才能看清苏堤横斜水面以及三潭印月全貌。在立面构图中要做到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动势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这样才能使整个布局既有变化,又不呆板,空间层次更丰富。4 植物质感的调和不可忽视植物的质感是植物的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是植物的可见或可触的表面性质,质感不同,人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革质叶,质较硬,有强的反光性,可以产生华丽高贵的感觉。叶皱多毛的树如枸树、毛泡桐等能产生粗旷的感觉。植物的自然质感大致可分为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4.1 合理使用不同质感类型的植物材料在一个范围内,质感种类太少,则无味、疲劳、单调,但过多,布局又会显得杂乱,对于较小的空间来说尤为重要。大空间中可稍增加粗质感植物类型,小空间则可多用些细质型的材料。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赏景者的动感,使空间显得拥挤,而细质感植物有使景物远离赏景者的动感,会产生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4.2 过渡自然在布局中从粗质型到细质型的过渡不要太突然,否则易造成布局的零乱,一般可用中质感的植物进行过度,也可以在过渡过程中粗质植物与细质植物慢慢互相渗透,很终完成过渡。如在小径两侧分别种有雪松林和桂花树林,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路的两旁会显得差异太大,为消除过大的差异可在小径边的雪松林中种几棵桂花,在桂花林边中种几棵雪松,使它们在相接的地方互相渗透,自然过度。4.3 与环境相协调当植物与建筑或其它构筑物配合时要考虑质感。如广玉兰种植在砖墙前就不合适,砖因与广玉兰的叶片大小相似,质感接近,没有对比,所以效果单调,不活跃,就如同火棘配植在红墙前,红果、紫叶与红墙缺少对比,得不到突出的效果。5 植物配置应体现文学意境
植物文化内涵指什么
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花卉展览和花会 在专类植物的主要观赏期举办花卉展览和花会,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这对于弘扬植物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举办民间传统的花会就已经十分普遍。传统的花会有荷花会、牡丹花会、看花节等。例如,在宋代,江南部分地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会举办“观莲节”。农历六月中旬,长江流域生长在湖塘里的荷花正值旺季,群荷竞放,清香四溢,苏州等地在此期间多有赏荷之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花卉展览和花会无论从规模上还和内容形式都远胜于古代。例如,洛阳牡丹花会、菏泽牡丹花会、北京桃花节、扬州琼花节、全国菊花展览、全国荷花展览等。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 植物的文化内容还可以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形式来表现,这些手法可称为“点景”,在艺术上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之作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借助语言的表达功能能够让欣赏者从眼前的物象,通过形象思维,展开自由想像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的境界即意境。
中国园林古典植物有哪些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情感藏体。
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花木是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比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著名格言: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因此竹被视作很有气节的君子。难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中如“竹径通幽”很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等品格。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陆游词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卞, 口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白爱,高洁清雅的情操。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观, 以梅命名的景点极多。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被认为很雅。“清香而色不艳”。明一张羽诗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一郑臀诗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兰被认为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很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稚。菊花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我国有数千菊花品种,目前除用于盆栽欣赏外, 已发展成大立菊、悬崖菊、切花菊、地被菊,应用广泛。陶渊明诗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赏菊花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荷花被视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更为高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连高雅的梅花也为之生妒。隐逸高姿的菊花也为他含羞。可见桂花的高贵。
二.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梅”和“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竹视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个”为一片竹叶之状,“个”园单取一根竹,更含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竹还有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荷花为佛教的象征,为佛土神圣洁净之物,成为智慧与清净的象征:梧桐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梧桐招凤凰,成为圣雅之植物。“桐”因为与“同”谐音,常常作为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如与喜鹊配合,组成“同喜”的图案:牡丹有“富贵花”之称,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如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表示“富贵长春”,牡丹与海棠象征“光耀门庭”,牡丹与桃表示“长寿、富贵和荣誉”,牡丹与水仙是“神仙富贵”的隐语,牡丹与松树、寿石又是“富贵、荣誉与长寿”的象征,牡丹还常与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象征四季,牡丹代表春天: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春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春意浓浓的含义:菊花为花中“隐士”,“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垂柳婀娜多姿,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垂柳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柳”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柳也是家庭和家乡的象征:杜鹃为花中西施,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称。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
三.历史的见证 古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世界上长寿树大多是松柏类、栎树类、杉树类、榕树类树木, 以及槐树、银杏树等。名木或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中国黄山的“迎客松”:或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泰山岱庙中汉柏,是汉武帝刘彻封禅时所植。或以传说异闻而闻名, 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 0米,下围1 0米,是中国很大的柏树,据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黄帝亲手所植:北京潭柘寺内的银杏树(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植,高3 0余米,直径4米。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古树名木既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这样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的文化环境和诗意人生,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情感藏体。
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花木是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比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著名格言: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因此竹被视作很有气节的君子。难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中如“竹径通幽”很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等品格。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陆游词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卞, 口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白爱,高洁清雅的情操。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观, 以梅命名的景点极多。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被认为很雅。“清香而色不艳”。明一张羽诗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一郑臀诗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兰被认为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很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稚。菊花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我国有数千菊花品种,目前除用于盆栽欣赏外, 已发展成大立菊、悬崖菊、切花菊、地被菊,应用广泛。陶渊明诗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赏菊花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荷花被视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更为高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连高雅的梅花也为之生妒。隐逸高姿的菊花也为他含羞。可见桂花的高贵。
二.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梅”和“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竹视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个”为一片竹叶之状,“个”园单取一根竹,更含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竹还有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荷花为佛教的象征,为佛土神圣洁净之物,成为智慧与清净的象征:梧桐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梧桐招凤凰,成为圣雅之植物。“桐”因为与“同”谐音,常常作为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如与喜鹊配合,组成“同喜”的图案:牡丹有“富贵花”之称,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如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表示“富贵长春”,牡丹与海棠象征“光耀门庭”,牡丹与桃表示“长寿、富贵和荣誉”,牡丹与水仙是“神仙富贵”的隐语,牡丹与松树、寿石又是“富贵、荣誉与长寿”的象征,牡丹还常与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象征四季,牡丹代表春天: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春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春意浓浓的含义:菊花为花中“隐士”,“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垂柳婀娜多姿,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垂柳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柳”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柳也是家庭和家乡的象征:杜鹃为花中西施,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称。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
三.历史的见证 古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世界上长寿树大多是松柏类、栎树类、杉树类、榕树类树木, 以及槐树、银杏树等。名木或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中国黄山的“迎客松”:或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泰山岱庙中汉柏,是汉武帝刘彻封禅时所植。或以传说异闻而闻名, 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 0米,下围1 0米,是中国很大的柏树,据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黄帝亲手所植:北京潭柘寺内的银杏树(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植,高3 0余米,直径4米。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古树名木既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这样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的文化环境和诗意人生,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情感藏体。
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花木是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比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著名格言: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因此竹被视作很有气节的君子。难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中如“竹径通幽”很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等品格。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陆游词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卞, 口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白爱,高洁清雅的情操。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观, 以梅命名的景点极多。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被认为很雅。“清香而色不艳”。明一张羽诗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一郑臀诗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兰被认为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很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稚。菊花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我国有数千菊花品种,目前除用于盆栽欣赏外, 已发展成大立菊、悬崖菊、切花菊、地被菊,应用广泛。陶渊明诗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赏菊花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荷花被视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更为高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连高雅的梅花也为之生妒。隐逸高姿的菊花也为他含羞。可见桂花的高贵。
二.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梅”和“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竹视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个”为一片竹叶之状,“个”园单取一根竹,更含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竹还有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荷花为佛教的象征,为佛土神圣洁净之物,成为智慧与清净的象征:梧桐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梧桐招凤凰,成为圣雅之植物。“桐”因为与“同”谐音,常常作为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如与喜鹊配合,组成“同喜”的图案:牡丹有“富贵花”之称,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如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表示“富贵长春”,牡丹与海棠象征“光耀门庭”,牡丹与桃表示“长寿、富贵和荣誉”,牡丹与水仙是“神仙富贵”的隐语,牡丹与松树、寿石又是“富贵、荣誉与长寿”的象征,牡丹还常与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象征四季,牡丹代表春天: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春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春意浓浓的含义:菊花为花中“隐士”,“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垂柳婀娜多姿,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垂柳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柳”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柳也是家庭和家乡的象征:杜鹃为花中西施,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称。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
三.历史的见证 古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世界上长寿树大多是松柏类、栎树类、杉树类、榕树类树木, 以及槐树、银杏树等。名木或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中国黄山的“迎客松”:或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泰山岱庙中汉柏,是汉武帝刘彻封禅时所植。或以传说异闻而闻名, 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 0米,下围1 0米,是中国很大的柏树,据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黄帝亲手所植:北京潭柘寺内的银杏树(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植,高3 0余米,直径4米。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古树名木既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这样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的文化环境和诗意人生,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情感藏体。
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花木是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比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著名格言: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因此竹被视作很有气节的君子。难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中如“竹径通幽”很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等品格。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陆游词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卞, 口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白爱,高洁清雅的情操。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观, 以梅命名的景点极多。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被认为很雅。“清香而色不艳”。明一张羽诗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一郑臀诗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兰被认为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很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稚。菊花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我国有数千菊花品种,目前除用于盆栽欣赏外, 已发展成大立菊、悬崖菊、切花菊、地被菊,应用广泛。陶渊明诗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赏菊花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荷花被视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更为高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连高雅的梅花也为之生妒。隐逸高姿的菊花也为他含羞。可见桂花的高贵。
二.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梅”和“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竹视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个”为一片竹叶之状,“个”园单取一根竹,更含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竹还有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荷花为佛教的象征,为佛土神圣洁净之物,成为智慧与清净的象征:梧桐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梧桐招凤凰,成为圣雅之植物。“桐”因为与“同”谐音,常常作为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如与喜鹊配合,组成“同喜”的图案:牡丹有“富贵花”之称,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如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表示“富贵长春”,牡丹与海棠象征“光耀门庭”,牡丹与桃表示“长寿、富贵和荣誉”,牡丹与水仙是“神仙富贵”的隐语,牡丹与松树、寿石又是“富贵、荣誉与长寿”的象征,牡丹还常与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象征四季,牡丹代表春天: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春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春意浓浓的含义:菊花为花中“隐士”,“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垂柳婀娜多姿,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垂柳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柳”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柳也是家庭和家乡的象征:杜鹃为花中西施,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称。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
三.历史的见证 古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世界上长寿树大多是松柏类、栎树类、杉树类、榕树类树木, 以及槐树、银杏树等。名木或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中国黄山的“迎客松”:或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泰山岱庙中汉柏,是汉武帝刘彻封禅时所植。或以传说异闻而闻名, 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 0米,下围1 0米,是中国很大的柏树,据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黄帝亲手所植:北京潭柘寺内的银杏树(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植,高3 0余米,直径4米。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古树名木既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这样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的文化环境和诗意人生,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哪个医院治疗癫痫好
哪家治疗癫痫病很好
哪看癫痫病很好
哪里治癫痫病的医院更好
哪里看癫痫病专业